新聞資訊

              宋江是如何管理梁山團隊的

              發(fā)布日期:2014/10/21 15:58:04發(fā)布:人眾人瀏覽次數(shù):6285
              團隊管理是很多領導頭疼的問題之一,一些公司的領導經常會抱怨自己的員工工作不用心,不努力,業(yè)績提不上,工作沒有氣氛等等。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但是人眾人今天就借梁山頭目宋江宋公明的性格來分析看宋江是如何得到“團隊成員”認可,并心甘情愿為宋江賣命。

              新版的水滸傳正在各大電視火熱播出,且不管新舊版本哪個更深入人心,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為何水滸傳被翻拍多次,此中有哪些經典的東西是我們值得一遍又一遍的去回味的呢?人眾人認為,梁山好漢這個團隊的建立乃至發(fā)展,都是可圈可點,值得我們借鑒的。那么宋江是如何管理梁山108好漢的呢?這里面有哪些是值得我們企業(yè)管理團隊學習的呢?

              眾所周知,梁山好漢中絕大部門都是浪跡天涯,殺人放火的英雄好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宋皇下旨招安時,小七、小二、小五、魯達、武松等俱不下跪的情節(jié),可在宋江面前卻唯唯諾諾,不敢惹他半點生氣,這說明什么呢?鐵牛李逵動不動便:“待俺鐵牛沖上朝廷,拼這兩把板斧砍下皇帝頭顱,讓俺家宋江哥哥也坐的皇位”這說明什么?當花榮喝下毒酒前,毫不后悔的表情及言語又說明什么?這難道不是宋江的“優(yōu)勢”所在嗎?是人格魅力嗎?我不認可,宋江的長相身高實在不敢恭維;是官高位及嗎?也不同意,宋江不過一縣城押司。吸引眾位兄弟的原因資深體驗式培訓機構人眾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拓展訓練


              義氣:古人最講究的就是義氣,晁蓋稱王時的聚義廳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宋江多次不顧個人安慰,冒生死為七人送信才使晁蓋等人逃過官府追緝。類似的事還有很多,想說的是現(xiàn)實中的管理和領導。很多人把員工當成員工,甚至是“手下”或“苦工”,他覺得自己發(fā)工資,員工拿工資是理所應當?shù)摹K詮牟粫耘笥严啻S行╊I導更是出了問題便推辭到員工身上,好無情意可言。天長地久,人心一散,隊伍自然不好帶。所以領導應該把員工當作朋友、知己、合作伙伴。就像阿里巴巴的馬云先生說的:我們的同事不是為我打工,而是為了自己的個人理想,就像宋江兄弟們出生入死并不為加官進爵,而只是為了讓宋江高興。如果真正能做到義氣,把員工不當作員工,這肯定可以得到得心應手的好同事,好伙伴。

              大方:宋江殺閻婆惜那一集中,遇到一個打更的老頭,竟會被劉唐給其的金磚送與老人養(yǎng)老送終。素為平生,可見宋江會對兄弟的情誼如何之高。在管理中,最難得就是遇上不僅通情達理而且出手大方的領導。君不見多少員工抱怨:今天又扣我工資,真煩!今天本來不用上班,又得加班,還沒加班費。...這樣的領導決不在少數(shù)。而且也很少會為此擔心。他們覺得理所應當。可事實上可傷了員工的心。長此以久,員工不僅不會拼力做事,更會在有好的歸宿后毫不留情的離開。所以管理應該在合適的情況下,給員工一些補助或獎勵,讓他們真正的感受到公司的人性化。這樣也是得民心的要領之一。

              隨和:宋江雖然黑,但我除了看其在兄弟死傷后流淚外,幾乎很少看到他向梁山兄弟發(fā)怒。多時邁著急促的短步,面帶微笑的應對每一個人。這也是一個關鍵因素。比如如果有人對我笑或很客氣,即使我當時心情不好,也不會去發(fā)火生氣。不然便會感覺是自己對不住別人。現(xiàn)實的管理中也是一樣。有些領導總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他覺得是公司的領導,所有人都該來朝拜,所有人都應該聽其吩咐。慢慢的員工就會寒心,因為一個不知道體恤員工的領導怎么可能得民心呢?所以請放下身段,放下緊皺的眉頭,隨和的跟員工打招呼和微笑,讓他們感覺到家庭般的溫暖。試試,你會覺得生活也會很快樂。

              當然宋江的管理方式還有很多優(yōu)勢,但僅僅這三點就已經足以成功。我們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無非是三字“得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這就是管理的目的和原因。讓員工感覺到“和諧式、人性化、家庭化”的管理氣氛,才能讓員工為之拼命,為之努力工作,這樣才能更快的完成業(yè)績,更快的更超額的完成指標。所以希望那些在抱怨員工不努力的領導,可以從宋江身上去學習一些管理經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放低自己的眼光,才能發(fā)現(xiàn)。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南京人眾人教育發(fā)展有限公司 www.ng6666.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16017774號
              微信
              客服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