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的進化
發布日期:2013/1/24 11:36:17發布:人眾人瀏覽次數:2980
還是讓我們回想企業的成長過程吧,可能對管理、營銷、文化等,就很明白了。
當年老張研發個產品,于是老張開了個小公司,員工就是他跟他老婆,別談什么管理,老張什么都干。后來跟著公司的發展,老張有了五名員工,老婆也回家生孩子去了。這五名員工分辨是他以前的友人、同窗、親戚,對這樣人,老張象對本人的腳指頭一樣懂得,此時的管理,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管理,無論從效力上,翻新上,服務客戶的速度上,都是最好的,最個性化的。
三年當前老張的企業發展大了,新員工進來,老張對他們不了解,也不那么多時間了解,在部署工作時,總犯錯,老張感到要有人幫他了,于是選拔了兩個才能最強的,分管生產和后勤保障,當然他們都是老張的"親信",是最釋懷的,老張仍是做銷售。于是這兩個人依照老張的意思,管理各自的一攤子事,對老張早請示晚匯報。
又過了兩年老張的公司有200個人了,于是有分別有個銷售經理、生產經理、采購經理、研發展經理、行政經理等職能部門,老張把以前的兩個經理升為了副總。又制訂了相應的規章制度,當然那些都是老張的意思,離開了老張,公司照樣轉,于是老張有時間陪老婆和孩子了,他也不為錢發愁了。
終于老張的公司有1000人了,成為了籠罩全國的大公司,每個省都有一個分公司,負責地域的銷售,甚至偶而還出出口,此時的老張,對策略、文化、培育人才最關心,詳細的業務早已不論了,也管不了了,更有的他也搞不懂了。
好了,企業的成長描述完了。那企業在什么時候,須要管理,也就是需要打算、組織、履行、把持,這些詳細的管理動作呢?在第一階段,張老板的企業要為生存而斗爭,這個時候不存在管理問題,很可能他是個被管理者,老婆是他的老板,基本上也沒有什么組織,計劃,制度,規劃可能有,也不完美,基本上碰到什么做什么。在第二、三、四階段,經理們也基本上,按照老張的意思管理公司,實現老張下達的任務指標,實現了,也就是公司的欲望。
直到最后一個階段,當企業最高層的意思,由于管理太復雜,切實是貫徹不下去時,才涌現企業文化之類的務實的貨色。這時候,要想讓全國100多個管理者,都按照老張的意思管理公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每件事都挨個溝通,也是不現實的。甚至一些經理,連老張沒有見過。所以這時,老張提出了公司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明,號令各個部分按照職能樹立規章和軌制。
以上的描寫象不象生物的進化,從簡略到龐雜,從匍匐到豎立行走?也就是說企業到了必定階段才有治理層的呈現,他們不是天然的,而是老板的分身(這點德魯克已經說過),為了實現老板的目的而存在。
老板自己管理手下,這是效率最高的管理,否則眾多的小企業的存在,就沒有理由了。而管理是什么?管理是老板無奈的抉擇,管理是老板在找不到最優方式以前,最好的權宜方法。不要把管幻想得那么精深,實在只是為了防止危險采用的手腕,不會有太多的立異,但可以保證不失敗。
經理的權利不是生成的,而是老板賦予的,權力自然歸屬于老板,而不是員工,否則老板開公司,也不是太可憐了嗎?
對大公司來說,老板要通過企業文化、公司理念、規章制度,賦予崗位上的員工和經理,一定的權力,這樣才干對經理們構成一定的制約。也就是說小企業,員工的權力來自老板的授予,大企業,員工的權力來自公司的劃定。所以小企業個別來說都是人治,大企業普通來說都是法制。
可是咱們的良多"專家",言必稱六西格瑪,總用世界500強的模式來套本土企業,這不也是一種悲哀嗎?那不是中小企業的悲痛,而是"專家"的悲哀!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