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拓展訓練的生命線——香港繩索總會認證培訓及安全引發的思考
發布日期:2016/6/24 10:59:41發布:人眾人瀏覽次數:8872
這是來自香港的Sammy老師和Max老師
給大家講解安全的理念和器械的介紹。
培訓場地實際演練操作,學習5H和3E
原則,學習每一個細節和操作的流程。
繩結的學習,戶外常用繩結的學習,考核。
會議總結,總結一天培訓的問題,心得。
演練實操,天氣雖熱很熱,但是大家都很努力。
攀樹的演練。
來張小合影,從左至右來自常州的楊春陽老師,杭州的王亞男老師,無錫的楊峰老師,南京的張鋒老師,最前面的是來自南京的馬娟老師。
來張大合影,中間的兩位是Sammy老師和Max老師,其他分別是來自廈門,深圳,山西,山東,浙江,南京,福建等各地的兄弟姐妹前來一起學習,相互交流,收獲滿滿,香港繩索總會在中國大陸第一批認證培訓圓滿閉幕,期待精彩繼續……
安全是拓展訓練的生命線,將安全的理念從工作帶入到生活中,所有的安全理念都由一種程序變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并不斷的檢驗它,改進它。安全與不安全之間沒有過渡。安全與不安全之間就像是兩個相切的圓,只要踏出100%安全一步,就踏入了100%的不安全。
近日,微信群里討論了一組照片,圖中情況發生在浙江某拓展訓練基地。普通人從圖片中可能看出的更多的是高空挑戰的刺激和團隊配合的熱情,而業內人士看到的,則是一些觸目驚心的錯誤操作,導致極大的安全隱患和對學員生命安全的無情忽視。
我們先來看看問題都處在什么地方,從圖中能看出這是一個團隊在進行經典拓展訓練項目“天梯”,從男女隊員頭盔的顏色藍紅搭配來看,似乎我們還是能看出培訓師(教練)還是花了心思的。
問題一:天梯主保護繩上方保護點應設置在攀爬者正上方位置,而圖中設置在兩側邊沿處,這樣一旦發生滑落,學員將大幅側擺撞擊鋼柱,由于動力繩的延展性較大,甚至會墜落至地面造成傷害。
問題二:下方保護點是一根地樁,其上走繩的鐵環已經銹蝕不堪,動力繩有極好的承重力和延展性,但耐磨性較弱,一般走繩的裝備器具必須十分光滑,否則破壞繩體會嚴重影響承重力造成斷裂。
問題三:鐵環內主繩的穿法完全起不到任何增加摩擦緩沖的作用,應使用“8”字環進行制動。
問題四:保護隊員應在制動器和被保護者之間,當然這張照片信息不全,似乎地樁之后確實還是有保護隊員。問題是前面這三位此種狀態,如發生學員沖追掉落,他們的手極容易被迅速滑動的繩索磨傷。
問題五:女學員頭發較長,應盤起放入頭盔之中,如圖中散落極易與繩索纏繞,到那個時候要下來真的要在剪頭發和剪繩子這件做一番掙扎了。
問題六:全身安全帶和主繩的連接應通過改良雙八結和D型鐵鎖完成,圖中連接方法真是讓人打開了眼界,終于明白了前面提到下方保護的“8”字環上哪去了,看來也許器械準備的人有可能是明白的。
問題七:圖中和學員穿著佩戴有明顯區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培訓師了,手持點燃的香煙。在高空培訓場地,火星對于繩索的傷害是致命的,動力繩雖然結實,但其繩芯是由多股腈綸絲構成,極易燃燒,繩子保護力下降,學員的生命安全而向而知。
還有兩個爭議問題,第一是此項目通常使用半身自鎖式安全帶,他使用全身安全帶;第二是安全帶和鐵鎖是硬硬連接,需要扁帶緩沖。
天梯通常使用半身安全帶是因為操作方便,同時也完全能夠保證安全,其實全身安全帶安全性更高,只要時間足夠,也沒有問題;全身安全帶的受力環是可以直接掛鐵鎖保護的,增加了扁帶也同時增加了保護系統的復雜性和事故幾率,所以建議不用。
安全是戶外體驗式培訓的生命線,沒有安全,什么都沒有,這是行業的底線。培訓教育滿足人們更多的是馬斯洛層級需求的較高級別,但如果連第一層的安全都沒辦法滿足,那一切都是虛無。
說到這里無論是業內人還是圈外人,可能已經義憤填膺。現在是網絡時代,后來似乎已經有基地出來道歉了,相信對圖中當事人以及其機構的口誅筆伐也將鋪天蓋地,甚至可能會超過他們行為不當應得的評論。
對他們的批判似乎也只能掩蓋這個行業亂相所造成的一切問題,幾天之后也只是類似問題的暫時平息。幾年前山東求生墻倒塌3人死亡,去年北京一個機構做“牽手”,都能把人從寺廟圍墻掉下來喪命,各地拓展高空活動導致死傷的年年都有。最后的結果是什么?似乎一切如初。
安全,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你做了大量工作,也許意外并未發生;但如果放松防范,事故卻隨時可能降臨。一年培訓人天以十萬計,如果能容忍"萬一",事故就將頻頻發生。我們寧愿付出千倍的努力去消滅萬分之一的可能。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