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低迷狀態,如何繼續前行?
發布日期:2013/1/25 9:56:00發布:人眾人瀏覽次數:2709
實際上,對于企業員工來說,該問題同樣也可以適用于個人工作以及職業發展領域。如果人們在一個崗位甚至一種職業中學到了足夠的技術之后,接下來的時間又應該繼續做些什么呢?什么時間,人們才應該選擇拋棄現有一切邁步向前,以避免遭遇停留時間過長產生的各種問題呢?就這項話題,我采訪過很多人;所有被采訪者都告訴我,他們在工作或者職業生涯中至少浪費了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至于涉及到的實際原因,則都屬于同樣的類型——在問題出現之前,沒有做好繼續前進尋找其它機會的充分準備。具體而言,就是由于沒有重視最初出現的預警信號,結果不得不花費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尋找下一次機會。那么,最初的預警信號究竟都有哪些方面的表現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看看它們能否與自身的具體情況相符合。
日常工作變得毫無挑戰性。如果當前工作之中不存在任何挑戰,人們的生活就一定會變得非常舒服。畢竟,如果能夠精通一項工作并毫不費力地輕松完成,就會讓人感到心滿意足。但是,如果安逸日子過得太久,人們的心里就會出現厭倦感覺,進而產生沮喪心態,最終導致爆發憤怒情緒。換句話說,當舒適的心態出現時,就意味著應該選擇繼續前進了。
閑言碎語成為處理的主要事務。對于所有人來說,如果花費在如何對付同事的時間比怎么完成自己的工作還多,就說明有些事情不對勁了。畢竟,辦公室政治并不僅僅意味著單調乏味——卷入進去就有可能導致自己的聲譽被毀掉。因此,人們如果發現自己開始關注閑言碎語的時間,就應該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避免陷入當局者迷的錯誤之中。我相信,沒有人會喜歡聽到里面的信息。
工作時缺乏推動力。對于員工來說,如果曾經干勁十足但現在卻盛情不再的話,就應該尋找導致問題產生的客觀緣由了。如果無法找出一項合理解釋的話,那么實際原因可能就來自于辦公室政治——屬于無人可以進行有效控制的項目——或者沒人能夠解釋的事務。而在這兩種情況下,公司都不會屬于自己的支持者。因此,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后,正確的選擇就應當是拋下包袱輕裝前進。
犬儒主義變得非常盛行。對于憤世嫉俗的理想主義者來說,如果遭遇到嘲笑比創意更多的情況,就說明自己已經被排除出局需要尋找其它機會了。畢竟,盡管犬儒主義可以讓人覺得自己非常明智,但卻無法起到任何激勵作用;并且,即便非常搞笑的時間,實際情況也不會有絲毫例外。
問題總是會被歸結到錢上。就個人而言,只要遇到向孩子們說需要工作的原因就是支付日常生活費用時,就說明自己肯定是處于低潮狀態了。當然,我這么說并不是認為自己就不應該支付賬單;實際上,這確實屬于必須完成的任務。但是,如果它屬于讓個人依然堅持繼續工作的唯一理由,就說明一定是在什么地方出現了問題。
業內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在確信個人收入無法繼續獲得提高之后,我作出了離開廣播電視業的決定;畢竟,如果為獲得每一點微小業績都需要進行更為激烈競爭的話,日常工作就必然會變得苦不堪言。因此,如果所在公司正向著自己非常討厭卻又無法改變的方向前進,就說明作出變革的時間到了。是繼續呆在絕望之中蹉跎,還是離開尋找新的希望,這是一個問題。
對于個人來說,聲譽就屬于利害攸關的事情。如果人們總是讓自身處于無聊以及沮喪之中的話,聲譽就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據說,波洛克的朋友就會偷偷溜進畫室,帶走他們認為已經完成的作品。實際上,這也應該算保護(或者說協助造就)畫家聲譽的獨特方式。因此,人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詢問自己周圍的朋友:自己是否因為厭倦現有工作而變得非常惹人煩了?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