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職場新人到公司核心的前三年

              發布日期:2013/1/28 11:25:19發布:人眾人瀏覽次數:2649
              第一個紐扣,一定要慎重對待

              該如何系上職業生涯的第一個扣子,這將關系到此后幾十年。

              L君最近有些郁悶。他和女朋友從大學三年級開始交往,現在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可他卻沒有勇氣去見女方家長。因為女朋友的父母十有八九會問到"你是做什么工作?"、"在哪一家公司?"等,可他根本沒有信心坦白自己的實際情況。

              拓展培訓



              他畢業于Y大經濟系,畢業之后進了一家銀行。而十個月后,因無法適應工作而辭職。因為有名牌大學的招牌以及在銀行的工作經歷,他很容易跳槽到了互助儲蓄金融公司。但是這里的工作也一樣單調,而且看起來沒什么前途。結果換工作僅6個月后,他又辭職了。

              后來,經朋友介紹進了一家在韓外資借貸公司,但這次也因為跟上司吵架,沒干多久就離開了。這樣輾轉反復,在短短三年時間里,他已經換了六次工作。而女朋友的父母還蒙在鼓里,以為他從名牌大學畢業之后一直在銀行工作,殊不知此時的他早已不如當年了。

              現在他終于認識到了在自己的職業生涯和離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決心找一個像樣的公司站住腳。但是已經沒有一家公司肯收他了,被他的學歷所吸引的企業人事主管,一旦了解了他的工作經歷便紛紛搖頭。

              L君這種案例不少,他們畢業于名牌大學,匆忙擇業卻導致終身職場面臨危機。畢業之際,卻對自己的職場生涯沒有清晰的規劃,倉促中選擇了一個并不合適的職業。職業生涯的第一個系紐扣過程便在湊合中結束,日后等待著他的只能是諸多的挫折和麻煩。

              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畢業生考慮到第一個職場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措施應對。

              S大學經濟系畢業班的K君最近忙著準備考研。一向不喜歡學習的他之所以選擇讀研,是因為發現進入自己喜歡的公司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他給韓國的通訊公司和銀行等十多家企業遞了簡歷,但是并沒有得到關注。

              雖然大部分企業采取常年招聘制度,但他并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雖然收到了幾家中型骨干企業的錄用通知,但他果斷決定考研,期待能夠借此獲得知名大企業或外資企業的錄用。

              最近在名牌大學,像K君這樣為了進入知名企業而讀研或休學的人數大大增加。他們與地方大學或一般大學的學生不同,為了進入自己喜歡的公司主動推遲畢業和就業時間。延世大學就業負責人表示:"大部分學生的目標是韓國十大企業、外資企業、金融機構等年薪較高或穩定的大企業。為此甘愿多投入一兩年時間,這是最近大學畢業生的普遍心態。"

              大企業受到相當的關注,以至于"奔向大企業的重讀生"也不再新鮮。而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人們知道職業生涯的第一個扣子,會影響此后幾十年的職業生涯。1997年韓國外匯危機后,隨著企業的結構調整告一段落,韓國企業的排序逐漸固定,差距也在拉大。特別是大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的差距已經到了無法縮小的程度。就像在馬拉松比賽中,如果一開始不能領先,而落入后面的隊伍中,就不可能獲得好成績。

              年薪水平對職場的選擇起著直接的影響,大企業應屆畢業生的平均年薪在3000萬韓元以上,還有逼近4000萬韓元的企業。而有些中小企業應屆畢業生的平均年薪只有1000萬韓元,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年薪差距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還會擴大。(1萬韓元約為人民幣50~60元——編者注)

              不僅是工資,福利待遇也有很大差距。大企業為員工子女提供學費,購房時還會提供低息貸款。而且為了給員工創造自我發展的空間,鼓勵員工攻讀碩博課程或送到外國企業、研究所進修,還提供海外工作機會。而在中小企業就很難期待這樣的福利待遇或自我發展的機會。

              另外從大企業離職后,很容易跳槽到一般中小企業,相反從中小企業起步的人,換工作則非常困難。因此在大企業起步的人與從中小企業起步的人,在職業年限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在大企業起步的人通過幾次跳槽,可以維持20年左右的高管職業生涯,而從中小企業起步的人只能維持它的三分之二或一半左右的職業生涯。

              創業方面也有差異。在大企業開始職業生涯的人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信息和經營技巧以及人際關系網,因此創業成功的概率較高。相反從中小企業起步的話,雖然現場經驗比大企業豐富,但成功的概率還是很低。

              說到這里,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大多數人仍然堅持"第一個職場必須是大企業或知名企業"的觀念。"高考都能重來,何況是決定你一生的職場呢,多等一兩年算不了什么!"很多準畢業生的這種想法也不是沒道理。在給獵頭公司提交簡歷或申請職業咨詢的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后來才明白了這種現實,并希望改乘"大企業列車"。他們發現急急忙忙跳上去的列車原來是"三等慢車",于是決定就算趕不上"高速列車",也要努把力趕上"新村號"列車。

              大企業的門檻越來越高,他們甚至連原有的員工都難以維持,更別說招聘應屆畢業生了。而且大學升學率在過去10多年提高了2倍以上,近九成的高中畢業生可以升到大學。就業壓力不斷加大。現在進入知名企業,變成了比考取名牌大學更有意義、更值得投資時間和金錢的事情。

              第二份工作,是職場生涯的終極指向標

              - 第二份工作是第一份工作的結果,也決定你的職業方向。

              招聘負責人或獵頭看履歷表時最關心的是現在的工作,因為現在的工作是過去職業生涯的產物。前一份工作、學歷以及之前的所有經歷共同造就了現在的工作。因此,之前的職場經歷以及學歷等因素會直接影響到目前的職業生涯,因此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第二份工作是第一個職場與學歷結合的產物。但很多人卻在選擇第二份工作時改變了職業方向,這是個誤區。

              假如在白紙上畫上一個小點,它是沒有方向性的,很難預測它會走向哪個方向。但是再畫上一個點就呈現出了明顯的方向性,能預測第三個點的范圍。第三個點以后幾乎沒有了選擇的余地。

              履歷管理并不復雜。把工作當成一個點,將每個點連結起來就能看出經歷如何。如果這些點往一個方向走,表示履歷管理得很好。隨著經驗的積累,相關知識和人際網絡不斷得到加強,因此這種履歷具備優勢。相反連結的點不是一條直線,而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向四面八方散開,在這個人的經歷中很難找到專業性。只能說積累了多種經驗,這種履歷表很難吸引招聘負責人或獵頭的眼球。

              由此看來,第二份工作是決定職業方向的"核心工作",在這一點上它的意義絲毫不亞于第一份工作。可是與第一份工作相比,很多人在決定第二份工作的時候不夠慎重。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南京人眾人教育發展有限公司 www.ng6666.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16017774號
              微信
              客服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