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心態、領導力淺析
發布日期:2013/4/28 15:06:03發布:人眾人瀏覽次數:3384
一個成熟的職業人不會只計較工作能夠給他帶來多少收入,同時,一份能夠讓一個人360度全方位提升的工作,更是多數人夢寐以求的。何為"夢寐以求",我想分享一下在這方面的思考。
首先,一個鼓勵溝通的組織,會讓存在于其中的員工工作阻力大大變小,企業的成本,80%以上歸根結底來自于溝通的不順暢,這話不是我說的,但我堅決認同。在我的眼里,溝通能力應該凌駕于任何能力之上,沒有它,再好的策劃、以及企業所強調的執行力,都是浮云。溝通不僅僅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意愿,更是一種能力。那怎么樣去達成就是每一位管理者,及至員工去思考的問題。企業今天所遇到的情況,大多數不是因為沒有溝通的意識,而是由于各種外力導致溝通的意愿的下降,最終導致能力的缺失。管理者要做的,就是盡全力排除外力,要做到"兼聽",不能一味的找問題,也不能一味的樂觀,敢于直視問題的組織才是有發展潛力的,這樣就解決了為什么部分職業經理人只想做業績,弄出一些好看的報表來證明企業花很多錢請他是值得的,可是治標不治本,到時侯職業經理人拍屁股,換下一個繼續昨天的故事。企業要發展,觀念就得轉變,如果管理者努力去創造積極主動溝通的氛圍卻效果不佳,那就改變思路,總之不達目的不罷休。
接下來,來說一說心態吧。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被負能量包圍,久而久之必受其害。我為什么這么說,就拿當下來說,每一天當我打開微博,我的關注圈內所有的原創,包括轉發,有一半以上充斥著各種負面信息。試想一下,當你想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的時候,發現身邊處處充滿著各種不安全,于是你活的戰戰兢兢。我們說開放是一種心態,大環境告訴人們,"防人之心不可無"是要時時謹記于心的。試問,一個充滿不信任的大環境何以造就一個個開放的個體?這種心態的改變,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心態說到底,是一種思維習慣,當我們習慣于質疑的時候,正向的積極的心態就會很難建立。所有人都知道,心態是一種可以經過后期的鍛煉養成的東西,但包括我在內,僅僅是知道而已。我會建議自己,如果真的要改變心態,就去做一些自己以往不喜歡做的,或者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好比以前我不喜歡陪同銷售見客戶,怕辛苦,現在即使強迫自己我也去,還要把狀態調整好。心理學研究表明,影響一個人的對于外事外物做出反應的有幾樣東西,簡稱BVR—即Belief、Value、Rules,信念、價值觀、以及自我為人處世的規則,而這一切通過Attitude表現出來,所以一個人對工作、環境、事情、別人感不感興趣,是否有憧憬,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大系統。這就要求我們要多嘗試去理解而不是急著下結論。
最后,我想就我讀書的累積和自己所理解,來簡單談一談領導力。我認為領導首先應該做到以身作則,一家企業可以有很多的規范,但作為領導,在擁有規范的時候,應該起帶頭作用,為大家樹立標準。打造真正的企業文化,需要有親歷親為敢為人先的勇氣。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企業教練,做了三十多年職業經理人,他說過一句這樣的話:"員工因能力而來,因文化不適而離開"。對于企業的認同,就是所有人認同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而企業的這種文化和價值觀,不是我們掛在嘴上天天在說的,反而是給所有員工感受到的,能夠讓員工體驗到的。好啦,問題就來了,很多企業會說"以人為本",可實際上卻單純追求銷售利潤,員工們每天都市場上在"打仗,廝殺",給到員工的技能培訓卻少之又少,在一個高科技時代讓一群人還拿著冷兵器時代的裝備,效率如何提高?所以,我們說很多,最終要落地,需要利用好各種資源和渠道,為自己的企業量身打造一套完整的系統,否則,今天的環境是不會給我們很多原地踏步的機會,不進步,就只有淘汰。
拋磚引玉,我們每天都在說"溝通、心態、領導力",每個人的解讀也會有所側重,關注點也不同,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雷同請對號入座。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